“鐘書記,我要外出幾天,我的工作先讓別人幫幫忙……”這條短信息是2020年9月4日晚7點多發(fā)出的,發(fā)出后的幾個小時,她就陷入了深度昏迷狀態(tài),二十幾個小時后,她的生命就永遠定格在扎根基層、服務群眾的征途中,她就是原臨沭縣曹莊鎮(zhèn)文家埠村村委會副主任劉俊芝。
舍身忘我 奮戰(zhàn)到生命最后一刻
2020年9月,劉俊芝因腦充血去世,年僅48歲。住院期間,她不愿讓別人探視,沒有告訴別人她去了哪里,就是這樣一個不愿給別人添麻煩的人,這二十幾年來,卻從不嫌群眾麻煩,整天穿梭于大街小巷、奔波于群眾的大事小情,為群眾的操心事、煩心事、揪心事忙碌著……
她是全鎮(zhèn)村“兩委”班子中的唯一一名女干部,但她卻和男同志一樣擔負起人口普查、安全滿意度調查、良種統(tǒng)計、治安巡邏等村里的大事小情。被送到醫(yī)院之前,劉俊芝還一直堅持在工作崗位上。
2020年9月3日早上起床后,劉俊芝感覺身體不適,頭暈暈的,但她強忍痛苦,一直堅持在工作崗位上。上午,她和村會計一起在村里開展小麥良種補貼統(tǒng)計工作;下午,她回到家里,對數(shù)據(jù)進行核對統(tǒng)計,累計完成小麥良種訂購一萬四千余斤,超額完成工作任務;9月4日,她又投身到社會治安滿意度調查走訪工作中去,當天晚上回到家后,劉俊芝不適之感甚為強烈,家人立即將她送到了臨沭縣人民醫(yī)院,到醫(yī)院后,劉俊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文家埠村黨支部書記發(fā)短信,“鐘書記,我要外出幾天,我的工作先讓別人幫幫忙……”這是她發(fā)出的最后一條短信,9月5日深夜,劉俊芝搶救無效去世。
劉俊芝的去世,讓文家埠村村民都痛心不已:“前兩天看到還有說有笑的,怎么說沒就沒了……”“她是個好人,是個好干部啊,真的是太可惜了!”
身殘志堅 用真情守護村子
“大嫂子,辦理殘疾證需要準備三張一寸的白底照片、你的身份證、病歷以及醫(yī)院拍的片子,然后讓大哥拿著去咱們鎮(zhèn)民政辦先進行申請。”劉俊芝對一位想要辦理殘疾證的村民說。劉俊芝是一名殘疾人,早年的小兒麻痹讓她行動不便,有著四級傷殘,但是她的工作卻沒有因為自己是殘疾人就放低要求,無論是疫情防控、還是志愿服務,從來都和大家一樣奔赴到各項工作的最前線,每天的工作安排得滿滿當當。
疫情期間,村班子的男同志都忙著消毒噴殺,她就主動擔負起執(zhí)勤任務,無論凌晨黑夜、風霜雨雪,她用堅守貢獻著自己的力量,用實際行動守護著全村2200余老小的健康安全。面對一些不理解的群眾,劉俊芝有過委屈,但她從來沒有怨言,從不爭吵,用心、用情、用理換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。
“上面千條線、下面一根針”。大到脫貧攻堅的落實,小到鄰里之間的糾紛,都需要基層干部來解決,僅僅每年的養(yǎng)老保險電子認證一項工作就要讓劉俊芝忙活好長一段時間,全村60歲以上老年人800余人,沒有幾個會使用智能手機的,還有一些年老體弱、臥床不起的,這就需要她逐個幫助認證,有的外出不在家等等,都需要她反復多次去上門認證。對于群眾的一些訴求和困難,她從不嫌麻煩,總是毫無怨言,一遍遍耐心地幫助解決。
竭盡全力 她是村里“行走的字典”
“村里誰家有外來人口,來自什么地方,住在村里什么位置,幾乎沒有她不知道的。文家埠村共有751戶、2236人,她知道一大半。”文家埠村黨支部書記鐘景哲說,她就是文家埠村的“行走的字典”,為我們入戶核實信息工作幫了大忙。
劉俊芝在工作中耐心細致、認真踏實,是個工作中的有心人。她每天拖著殘疾的右腿,忍著疼痛,穿梭于村里大街小巷,告訴孕婦進行產檢,哪些是免費的,需要去哪家醫(yī)院做;入戶指導婦女開展“美在農家”活動,做到庭院美、居室美、廚房美、廁所美、家風美;反復入戶核查改廁情況,開展社會治安滿意度調查等工作。正是她的一次次入戶,記住每家每戶的基本情況,成為了村里“行走的字典”。
“作為一名黨員,一名婦聯(lián)干部,沒有理由退縮,沒有理由懈怠,全力以赴扎實做好各項工作,是我應該做的。”劉俊芝說。
春風化雨 家風潤開文明花
劉俊芝的父親是鄰村的一名老干部,她一直傳承著老一輩“給老百姓辦好事”的優(yōu)良家風,對待群眾有耐心,對待困難有恒心,對待工作有熱心。
她是一位好媳婦,她們一家是一個非常和睦的家庭,是附近有名的文明家庭、五好家庭、最美家庭。劉俊芝的公婆都已經70多歲了,婆婆身體一直不太好。為更好地照顧公婆,劉俊芝白天上班,晚上做飯、刷碗、做家務,從不抱怨,在她們家,婆媳關系就像母女關系一樣。
劉俊芝葬禮當天,街道兩旁站滿了群眾,都希望能送她最后一程,有的早已哭成了淚人。二十多年的風雨路,也是二十多年的“為人民服務”的道路,她捧著一顆“真心”,用堅韌、耐心、無私奉獻,贏得了群眾一致好評,把生命熱血奉獻給她摯愛的基層事業(yè),她用生命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的金色品質。2020年12月,劉俊芝被評為敬業(yè)奉獻類“臨沂好人”;2021年1月被評為“山東好人”。
臨報融媒記者 梅香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