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求回報,堅持捐資助學10余年,資助貧困學生20多名,捐助金額達15萬余元,身患絕癥不改初心,他就是家住蘭山區(qū)西苑小區(qū)的退休職工陳希龍。
病魔纏身仍無私助學,陳希龍獲評“臨沂好人”。
感同身受走上助學路
現年80歲的陳希龍早年畢業(yè)于北京郵電大學,畢業(yè)后分派到空軍某部任通訊員,后轉業(yè)回到家鄉(xiāng)臨沂市,長期在郵電系統(tǒng)工作。
2005年,陳希龍被查出患上了胃癌,通過手術切除了大部分胃。他沒有被病魔嚇倒,而是以樂觀向上的心態(tài)積極配合治療,病情逐漸穩(wěn)定。陳希龍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,退休后的陳希龍喜歡讀書、看報,還自學畫畫與裝裱,生活簡單且平淡。
2011年,陳希龍偶然在《魯南商報》上看到一則資助貧困失學兒童的倡議,報紙上孩子們渴望的眼神深深地打動了他,作為一個從農村走出來的苦孩子,孩子們對讀書的渴望,陳希龍感同身受,從此他就走上了捐資助學的道路。
“我小時候,家里很窮,我之所以能堅持讀書,最終圓了大學夢,是靠鄉(xiāng)里鄉(xiāng)親的幫助才得以實現。每當看到那些因家庭困難而上不起學的孩子,就像看到了當年的自己。貧困,不應該成為學習的障礙。能盡我的微薄之力幫助他們,我覺得很快樂、很充實、很有意義。”陳希龍說。
剛開始捐助時,陳希龍沒有告訴任何人,連他的家人都不知道,直到有一次在家庭聚會上,他才向家人公開他資助失學兒童的事,家人不僅沒有責怪他,反而對他的愛心給予了大力支持,激勵他在資助貧困孩子的道路上一走就是10余年。
手術后的他病情雖然得到控制,但仍然需要靠吃藥、打針來維護,每月也需要2000多元費用。僅靠退休金生活的陳希龍生活過得本不富裕,陳希龍生活中十分節(jié)儉,甚至可以說有點吝嗇。十余年間,陳希龍自己沒有添置一件新衣服,穿的都是兒女的舊衣服,就連老伴花50元錢給他買一雙鞋,他都能心疼好幾天,但是在捐資助學上,他卻十分慷慨,10余年間,他資助金額累計15萬余元。
賣畫賺錢資助貧困生
陳希龍老家是莒縣,從小就喜歡畫畫。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時候,因為家境貧寒,供他上學已經非常困難,畫畫的夢想也就擱下了。為了籌集被資助孩子們的學費,他自2011年起,每天6點就早早起床畫畫。沒有專業(yè)畫室,他就在自家陽臺狹小的空間里,搭了個簡易的架子來畫畫。除了一日三餐,他的時間全部用在繪畫創(chuàng)作上。
陳希龍擅長畫牡丹和小昆蟲,他把用心血和愛繪就的一幅幅精美畫卷,精心裝裱起來,拿到集市上售賣。前些日子,陳希龍用廢舊畫框等材料,自己做了一個帶滑輪的小推車。在這個城市熙熙攘攘的人流里,瘦弱的陳希龍推著這個小車,走街串巷,現場作畫、賣畫。賣畫換來的錢,一分也舍不得自己花,全部用來資助失學兒童。
2016年,魯南商報舉辦了“新年圓夢大型公益活動”,已74歲高齡的陳希龍把自己多年來創(chuàng)作、收藏的43幅畫作全部捐出來,通過義賣的形式籌得愛心款1萬余元,全部捐給了為貧困孩子圓夢的公益活動,被評為“臨沂市最美志愿者”。
每年一到年底“新年圓夢大型公益活動”即將舉辦的日子,陳希龍就開始天天盯著報紙,盼著“新年圓夢”活動的啟動。2020年“新年圓夢大型公益活動”啟動第一天,早早準備好愛心款的老人一看到報紙上的消息,就坐著公交車趕到了報社,將5000元現金交到記者手里。
在陳希龍的資助下,已經有20多名貧困學生重新走進了教室,繼續(xù)自己的讀書夢。他們中有的已經考上了大學,開啟了新的人生。每逢節(jié)日,孩子以及家長們都會帶著土特產登門或發(fā)來信息祝福問候老人家。不久前,一個受資助孩子的媽媽專門給老人家打來電話表達感謝,她激動地說:“天底下怎么有這么好的人!”
談起這些事情,陳希龍的臉上露出欣慰的微笑:“做這些事情,我不求回報,只要他們能不因此失學,不給人生留遺憾,能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,我就知足了。”
身患重病仍奉獻不止
2020年7月,陳希龍又被查出癌癥復發(fā)并擴散,肺和肝也發(fā)生了癌變。因年事已高,醫(yī)生不建議做手術,建議保守治療,但需要自費20多萬元。多年的捐助,多年的吃藥、打針,他家里僅剩幾千元的積蓄。在資助孩子的路上再大的困難都克服過,但在病魔面前他卻顯得異常無力。
得知消息的親友為他湊了10萬元錢進行治療,醫(yī)院獲悉老人家的感人事跡后,主動為其減免了近10萬元費用,陳希龍這才得以順利住院治療。陳希龍出院后,臨沂日報社等機構主動要為其募集捐款,一些得知消息的愛心市民、志愿者也趕來給老人送錢助他渡過難關,但卻均被老人拒絕并一一退回。
通過治療,陳希龍的病情大有好轉,但老人卻一直高興不起來,讓他割舍不下的還是那些受資助的孩子們。“我不怕死,我年事已高,身體又這樣,畫畫也畫不動了,為了治病也欠了不少錢,已無力繼續(xù)幫助那些可愛的孩子們,還有正在資助的5個孩子是我一直放心不下的,他們以后可怎么辦?”陳希龍說。
雖然身患重病,但是陳希龍奉獻愛心的追求一直不變,他還主動聯(lián)系蘭山區(qū)紅十字會,要求簽署遺體捐贈協(xié)議,希望在自己百年之后能夠將遺體捐贈給醫(yī)療科學機構,為社會繼續(xù)作貢獻。
盡管步履蹣跚、白發(fā)蒼蒼,但在溫暖他人、奉獻愛心的道路上,陳希龍的步履卻是堅定和執(zhí)著的。他就像一縷陽光,溫暖著別人,他像一支紅燭,傾盡所有,不思回報,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、唱響了人間有愛的奉獻之歌。
臨報融媒記者 褚菲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