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為城市經(jīng)濟發(fā)展的“毛細血管”,隨處可見的方寸小店連接著千行百業(yè),也服務(wù)著千家萬戶。近期,天天探店推出《了不起的小店》系列主題報道,將視角聚焦城市里的小微經(jīng)營者,聽他們聊收獲、話期待。本期,記者帶您走進口碑爆棚的王芳大院攤煎餅店。
王芳向記者展示她攤出來的煎餅。
如果說鄉(xiāng)愁是一種味道,炒雞、糝湯都不及媽媽攤的那一口煎餅。煎餅對于臨沂人來說,那才是記憶深處家的味道。在臨沂,攤煎餅的街邊店成千上萬,但若問起哪家有名,很多臨沂人會不假思索地說“王芳大院攤煎餅”。
王芳大院攤煎餅店坐落于老市委大院南區(qū),店面不大,僅有七八十個平方米,兩間工作室、兩間配套廚房、幾張簡單的小飯桌,就算是這間小吃店里所有的家當了。但就是這個簡單的小店,卻憑借著一口好味道,吸引著四面八方的食客紛至沓來。
時間的指針撥回到1999年,那年,為了討生計,36歲的王芳從臨沭老家來到臨沂。“說出來有些不好意思,我這個人愛吃、好吃,也能吃,那個時候,桃源大世界北門還有夜市,我是那兒的?,經(jīng)常站在馬路邊,借著昏暗的燈光,要幾串烤肉,來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湯,當然,最喜歡吃的還是攤煎餅。”王芳說,吃得多了,她也興起了擺地攤做攤煎餅的念頭。
歷經(jīng)24年的發(fā)展,王芳大院攤煎餅已經(jīng)成為臨沂煎餅屆的杠把子。
說干就干。沒多久,王芳就在桃源大世界北門夜市支起了攤。她性格爽朗、做事利落,最重要的是,愛吃、好吃、能吃的她還有著一手好廚藝。也正是憑借著豪爽的性格以及嫻熟的烹飪技藝,很快,王芳就在夜市上站穩(wěn)了腳跟。
“咱也不糊弄人,選用的食材都是最新鮮的,雞蛋、火腿腸、雞肝還有各種蔬菜,多種菜式搭配,煎餅攤得焦黃酥脆,大口吃下去,又熱乎又香。”王芳說。好手藝帶來好生意,憑著一副好手藝,她的生意越來越紅火。2004年,王芳在老市委大院北區(qū)開設(shè)了門店,幾經(jīng)輾轉(zhuǎn),小店最終在大院南區(qū)安定下來。
24年來,王芳家的攤煎餅成為了很多臨沂人心中最難忘的味道。有人一年365天中有350天在吃;有人即使在國外留學、在外地上班也會記得這一口味道;也有人專程趕來臨沂,只為再嘗一口記憶里的味道。說起這些顧客的故事,王芳既開心又自豪。
歷經(jīng)24年的發(fā)展,如今,王芳大院攤煎餅已經(jīng)成為臨沂煎餅界的“知名品牌”,而已步入花甲之年的王芳依然恪守著低調(diào)誠信的初心,經(jīng)營著自己的小店。她說,只要有人還記得王芳攤煎餅,她就會一直堅持下去。
臨報融媒記者 褚菲菲 宋天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