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一地點,三天空氣質量對比圖。
“霧里看花,霾里望月。”12月15日,臨沂城仿佛掉進了“仙境”,拉開窗簾向窗外望去,路朦朧、樓朦朧,到處都彌漫著一層蒙蒙霧氣。這是今年入冬以來,我市出現(xiàn)的范圍最大、濃度最強的一場霧。為此,市氣象臺拉響了下半年以來的首個大霧紅色預警。在大霧的籠罩下,我市市區(qū)及平邑、費縣、蘭陵、臨沭等地區(qū)能見度不足50米。
冷空氣走,霧霾來;冷空氣來,霧霾走。@身中“霾”伏的臨沂人,別急!新一輪強冷空氣即將于12月16日下午抵達我市,屆時,霧霾天氣將會得到明顯的緩解。記者提醒市民,強冷空氣馬上“到貨”,請注意關注實時天氣預報,及時添加衣物,謹防感冒。
紅色預警!
入冬以來最強大霧來襲
趁著冷空氣“氣短乏力”,霧霾再次趁虛而入出來“搗亂”。12月14日至15日,隨著冷空氣影響告一段落,我市空氣擴散條件轉差,大氣靜穩(wěn)形勢再次建立,市區(qū)、蘭陵等地區(qū)迎來中至重度污染天氣過程。
灰蒙蒙一片,什么都看不見。12月15日清晨,我市霧氣加重。走出家門,迎面撲來的霧氣仿佛大地蒸騰,又似濃煙四起。舉目望去,街道上緩慢行駛的車輛恍如“騰云駕霧”,若隱若現(xiàn),就連對面20米外的高樓大廈都齊刷刷“隱身”了。到了上午9時,抬頭望天,只見一向強勢的太陽也被遮住了光芒,僅剩空中一個小小的光點。
“只在此城中,云深不知處。”“你就在那里,而我卻看不見你。”……大霧鎖城,指數(shù)爆表,市民也苦中作樂,紛紛在微信朋友圈里曬出各種“仙境圖”及雞湯式、提醒式、吐槽式的段子。
霧究竟大到什么程度?記者從市氣象臺獲悉,霧氣自12月15日清晨開始彌漫并變得愈加濃烈。12月15日6時8分,市氣象臺發(fā)布大霧橙色預警信號,彼時,我市市區(qū)出現(xiàn)能見度低于500米的霧,其他大部地區(qū)出現(xiàn)能見度小于200米、部分地區(qū)小于50米的霧。到了7時左右,我市進入“迷霧重重”模式,市區(qū)及平邑、費縣、蘭陵、臨沭等地區(qū)能見度已經低于50米,為此,市氣象臺將大霧橙色預警信號升級為大霧紅色預警信號。一直到了中午,太陽繼續(xù)“發(fā)力”,這場大霧才消散而去,11時38分,市氣象臺解除大霧紅色預警信號。
掉入“冰窖”!
新一輪強冷空氣蓄勢待發(fā)
霧霾天不僅會對人們生產生活帶來諸多不便,也會對人體健康帶來較大危害。那么問題來了,此輪霧霾天氣還要持續(xù)多久?記者從市氣象臺獲悉,12月16日上午,我市大部地區(qū)仍然維持靜穩(wěn)天氣,靜穩(wěn)天氣條件下,風力不大,空氣擴散條件仍舊欠佳,利于霧或霾的發(fā)展。好消息是,12月16日上午的霧霾天氣實力較弱,持續(xù)時間也相對較短,下午時分,在新一輪冷空氣的“先驅部隊”——5~6級陣風的助力下,大氣擴散條件將再度轉好。
12月份以來,共有2次冷空氣過程影響我市,但這兩股冷空氣強度普遍較弱,這期間,我市氣溫雖略有波動,但普遍還是較常年同期偏高。需要格外注意的是新一輪冷空氣。12月16日夜間,新一輪冷空氣將“一雪前恥”,攜強降溫強勢“入侵”我市,過程中,我市最高氣溫降幅達10~12℃。此輪冷空氣影響范圍較廣,持續(xù)時間較長,至12月21日,我市最低氣溫仍將處于冰點以下。
天氣方面,隨著強冷空氣的來臨,我市將再度開啟晴冷模式。記者提醒市民,冷空氣馬上到貨,抓緊找出冬天最厚的裝備,全副武裝起來吧。
具體天氣預報為:12月16日白天到夜間,多云轉晴,偏北風2~3級逐漸增強到3~4級陣風5~6級,氣溫14~-1℃;12月17日白天到夜間,晴到少云,偏北風4級陣風6~7級逐漸減弱到2~3級,18日早晨轉西南風3~4級,氣溫2~-6℃;12月18日白天到夜間,晴,西南風3~4級轉偏西風3級,氣溫5~-5℃;12月19日白天到夜間,晴,西南風3~4級轉3級,氣溫8~-3℃;12月20日白天到夜間,晴,西南風3級,氣溫10~-2℃;12月21日白天到夜間,晴,西南風轉偏西風3級,氣溫13~-2℃。
臨報融媒記者 褚菲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