沂州實驗學校東校區(qū)內,一年級的同學們正在窗明幾凈的新教室內上課
新學期伊始,萬物復蘇,沉寂了一整個假期的學校又重新充滿了歡聲笑語。2月21日上午,天朗氣清,在明媚的早春陽光下,臨沂沂州實驗學校東校區(qū)正式投入使用,一二年級的1200名學生將在這里開啟他們嶄新的校園生活。
早上9:30,國歌響起,東校區(qū)第一次升旗儀式暨啟用儀式開始,孩子們手里揮舞著小國旗,一片紅色的波浪蕩漾在嶄新的操場之上。據(jù)悉,東校區(qū)占地6366㎡,總建筑面積19225㎡,其中地上教學樓建筑面積10341㎡。東校區(qū)投入使用后,共有24間教室、12間專用教室以及教師辦公室供一二年級師生使用。此外,學校地下建筑面積8884㎡,設有一個720人大禮堂以及籃球館等設施。同時,校園內建設有300米塑膠跑道,教學樓頂建設小型足球場地及植物園;教學樓內配備智慧黑板、護眼燈等一流的教學設備。
儀式結束,孩子們有序回到各自教室內,開始了新學期的課程。嶄新的校園、明亮的教室,讓孩子們也倍感新鮮。“新教室又寬敞又暖和,黑板又新又大,在這里上課太舒服啦。”二年級6班學生張鈺雅的一年級生活在老校區(qū)度過,如今搬到新校區(qū),這讓她十分開心。
“學生越來越多,啟用東校區(qū)也是迫在眉睫。”沂州實驗學校東校區(qū)負責人王宗美說,東校區(qū)教學樓十分寬敞,也配備了許多新設備、新場地,給了孩子們更廣闊的活動空間和更舒適的學習環(huán)境。“優(yōu)質的教學環(huán)境已經(jīng)配備,我們老師也要再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,做好優(yōu)質教育。”
天臺上,一個足球場可供孩子們踢球
地下二層,嶄新的籃球館
立體運動空間 小小學校大大場地
“雖然學校只有不到十畝地,但我們依舊配備了足球場、籃球場,還有比老校區(qū)更大的塑膠跑道。”王宗美告訴記者,盡管學校占地面積很小,卻能為學生們提供豐富的活動場地,這得益于新校區(qū)教學樓的精心設計。
從東校區(qū)正門進入,映入眼簾的就是一棟四層高的教學樓,在其周圍環(huán)繞了一條300米的塑膠跑道。“老校區(qū)都沒有這么長的跑道,我們用它將教學樓圍了起來,盡可能地利用好校園的每一塊地。”王宗美說,除此之外,學校還特別設計了“風雨操場”——讓一部分跑道穿過教學樓樓體,這樣,可以為在這里上課的孩子們遮風擋雨,保障他們在陰雨天也可以照常在室外上體育課。從這塊“風雨操場”向下到負二層中間位置,推門就能看到,是一個標準室內籃球場,兩座籃球架立在嶄新的木地板之上,供孩子們上課、訓練用。
地下可以打籃球,樓頂還能踢足球。從四樓往上走到天臺,一片綠油油的足球場出現(xiàn)在眼前。足球場周圍圍上了高高的防護網(wǎng)保障學生安全,場地的大小可以容納一整個班級的學生使用。“在足球場南邊,還有一個陽光房,可以讓孩子們在里面種植一些植物,開展勞動課程。”
“除了這些活動場地,教室外的走廊也擴大了不少。”王宗美說,整體來看,新校區(qū)盡可能利用了每一寸土地,為孩子們提供了比原來更大的活動場地。“這個年齡的孩子需要活動、需要運動,在這方面必須要提供好場地。”
每間教室門口都配備了一塊多功能電子屏
新教室 更科學更舒適
新校區(qū)在每間教室的門口,都配備了電子班牌,小小的屏幕卻有著多項功能。“電子課程表、電子簽到、教師候課模式……很多功能都能在這塊屏幕上完成。”王宗美介紹,除了老師可以用來簽到,孩子們到校后,也會用這塊屏幕簽到、測體溫,而這些信息也會及時發(fā)送到家長的手機上。“家長隨時能看到孩子的信息,也更加放心。而且每間教室還配備有一鍵報警裝置,孩子們的安全有了更大保障。”
除了校園安全有了更大保障,教室內的舒適度也有了更大提升。每間教室都配備了專業(yè)的護眼燈,進一步保護孩子們的視力。“教室內配備這樣的護眼燈,在全市都是走在前列的。”王宗美說,新教室還配備了更大的多媒體觸摸屏,方便教師使用的同時,更能做到全教室無死角,讓每一位孩子都能清楚看到屏幕。
“電暖器也值得一提,它可以隨時調節(jié)溫度,像中央空調一樣,讓孩子們處在最舒適的溫度下學習。”王宗美說,“我們做老師的,看到孩子們能在這樣的環(huán)境下學習,心里當然也是十分開心,希望孩子們能在新校區(qū)茁壯成長!”
臨報融媒記者 宋天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