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貴州,男,1965年出生,1981年7月參加工作,現任薛莊鎮(zhèn)中心小學黨總支書記、校長。張貴州在脫貧攻堅一線傾情投入,立志用教育扶貧斬斷貧困代際傳遞,千方百計改善教育基礎設施,提高學校管理水平,提升教育教學質量,用6年時間把落后倒數的3個鄉(xiāng)鎮(zhèn)中心小學提升到全縣前列,在教書育人崗位上為鄉(xiāng)村教育扶貧事業(yè)發(fā)展作出了重要貢獻,被評為“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”,并參加了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。
堅守初心 履職盡責
張貴州工作近40年、入黨 30多年,始終牢記入黨誓言,不忘教師本心,無論是在費城小學,還是在劉莊小學、探沂小學、薛莊小學,無論當教師,還是當中層教干、當副校長、當校長,從未因為崗位的變換而更改,始終以一名優(yōu)秀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,自覺樹立崇高的職業(yè)理想和堅定的職業(yè)信念,將立德樹人、教書育人作為自己的神圣職責和使命,在平凡的崗位上盡心盡力、勤勤懇懇,始終如一、無怨無悔,生動詮釋了新時代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。
守望相助 志愿服務
薛莊鎮(zhèn)貧困村多,貧困人口多,需要幫扶的對象多。在這種情況下,張貴州積極響應鎮(zhèn)黨委政府的號召,他主動組織成立了由領導班子成員及各基層單位校長組成的16人脫貧攻堅志愿服務隊。志愿服務隊共幫扶貧困戶71戶,124人,覆蓋全鎮(zhèn)9個行政村。針對貧困戶情況逐一建立扶貧檔案,制定幫扶措施,建立扶貧臺賬。組織服務隊定期到貧困戶家中走訪慰問,熟知脫貧進展情況,梳理好問題臺帳,制定幫扶措施,宣傳幫扶政策,幫助他們辦理低保殘疾生活補帖、殘疾護理補帖、經濟困難老人補貼、基礎養(yǎng)老金、低保電費補貼、孝贍養(yǎng)老基金、慢性病卡,協調簽約醫(yī)生定期為他們檢查身體,協調鄉(xiāng)鎮(zhèn)民政進行無障礙改造,給個別老人發(fā)放助聽器、發(fā)放輪椅,給每個貧困戶發(fā)放安裝二氧化碳報警器,并認真細致講解使用方法等。沒有比人更高的山,沒有比腳更長的路,他帶領服務隊到貧困戶家,坐炕頭、嘮閑嗑、問寒問暖,不但幫助他們解決很多問題,也與他們結下了深厚的感情、在扶貧志愿團隊的努力下,所有貧困戶現已全面脫貧。
其中,張貴州幫扶的9戶貧困戶,大多是老弱病殘,在2020年走訪過程中,他們家中的情景至今讓他心酸。龍乾村的丁元慶,妻子智力四級殘疾,女兒在臨沂上職業(yè)學校,僅靠他干建筑小工維持生活,生活拮據,家徒四壁,看到這些情況,他就把學校退下來舊櫥柜給他使用,他還花了幾百塊錢給丁元慶購買了電視機;郭方患脊柱炎,肢體四級殘疾,需長年服藥,不能進行體力勞動,妻子攜女兒出走,僅靠其父親照看果園維持生活。馬窯村的李洪生,四級肢體殘疾,妻子李德蘭患冠心病,生活很困難;李兆來,其妻王洪花二級肢體殘疾,并患冠心病、腦血栓后遺癥及高血壓慢性病。對于這些貧困戶他都略表心意,多多少少的給予物質和資金支持。
張貴州心中裝著群眾、時刻想著群眾、一切為了群眾,滿腔熱情地為群眾做好事、辦實事、解難事,是人民群眾的貼心人。
心系學生 無私奉獻
費縣薛莊鎮(zhèn)中心小學有12處基層學校,貧困學生492人,含建檔立卡53人,為了精準扶貧,他組織建立了“一生一策”幫扶檔案。同時,采取“不漏一村、不漏一戶、不漏一人”的方式建立控輟保學工作臺賬,嚴格落實控輟保學措施,實現了零輟學。建檔立卡的學生是相對比較困難的,他就分期分批進行走訪,給他們送去書包、文具盒等。當他走訪到那些特別困難的學生家中時,心里有一種莫名的酸楚,胡雨晴母親精神病離家出走至今未歸,父親年齡大,靠打零工維持生活,上邊還有90多歲的奶奶,生活十分困難;孟垣利同學父母離異,隨爺爺奶奶生活,爺爺體弱,奶奶殘疾;翟悅婷同學父親意外去世,母親一人照顧三個孩子;魯子浩同學母親病故,父親年邁,無勞動能力;張興旺同學母親去世,父親殘疾,基本無勞動能力,靠爺爺奶奶照顧;姚慧、姚宏父親去世,母親一人照顧三個孩子,并寄居在姥姥家;王澤明,患有白血病,花去了很多治療費用;吳盈盈,父親殘疾,母親智力嚴重缺陷,生活非常困難。對這些特困家庭他都無私給予物質和資金上的幫助,并且在他的倡議下,免除了建檔立卡的學生的校服費、課后服務費和餐費。
凝聚力量 拓寬渠道
為了改善辦學條件,張貴州積極協調社會力量幫助學校發(fā)展。協調愛心人士為學校捐贈資金10萬元; 2019年5月,省委宣傳部為貧困學校捐贈價值37萬元的電子圖書;并協調資金15萬元,為八一愛民學校建了少年宮;2019年12月,協調省軍區(qū)為貧困學校捐贈微機20臺,爭取資金64萬元,為貧困學校援建餐廳1處,協調資金17萬元配齊餐桌餐具和廚房設備,并且省軍區(qū)官兵累計資助學生資金80多萬元;爭取上級資金50多萬元改建了危墻和學校大門,爭取政府資金30多萬元為丁旺小學建設了餐廳; 2020年12月,爭取省農業(yè)銀行資金30萬元,為貧困學校援建PU籃球(排)場1處;同時,協調北京高等教育學會、社會愛心企業(yè)及愛心人士為毛溝小學等5處貧困學校捐贈空調51臺,價值35.5萬元;并協調上級信息化扶貧資金,提前為11處貧困學校配備配齊了信息化設備。所有這些,都有效地改善了學校環(huán)境和辦學條件,為學校發(fā)展增添了后勁。
精心育人 扶志扶智
張貴州同志為讓貧困地區(qū)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,阻斷貧困代際傳遞,他積極組織教師在提高業(yè)務素質、打造高效課堂上下功夫,并不斷加強教研室建設,加強對新教師的培訓指導,加大教學過程的督察監(jiān)控力度,質量提升工程得到了有效實施。2019-2020學年度,在全縣六年級學業(yè)檢測中提升了8個名次。成為全縣教學成績提升最快的單位,進入全縣第一方陣。同時,在參加市縣講課比賽中,有7人獲得縣級一等獎,1人獲得市級二等獎。
張貴州通過抓班子、帶隊伍,有效地提升了管理水平,師生精神面貌發(fā)生了根本的改變,學校管理由原來的全縣倒數第一,躍居到全縣前列,高效管理工程落到了實處。
張貴州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,他組織開展了“愛黨、愛國、愛沂蒙、愛英雄、愛學習”和“自信心、自律心、責任心、進取心、感恩心”的成長教育活動,為學生樹立了遠大理想,傳承了紅色基因,厚植了愛國主義情懷,提高了綜合素質,使黨建與德育教育工作達到了高度融合。
張貴州同志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對黨忠誠、無私奉獻的優(yōu)秀品質,展現了一名基層干部恪盡職守、為民服務的崇高精神,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忠實踐行者,是踐行沂蒙精神的當代表率,是費縣教育系統(tǒng)基層干部的優(yōu)秀代表。